万科前总裁祝九胜被查背后藏着什么内幕星空体育-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

2025-10-15

  星空体育,星空体育官方网站,星空体育APP下载就在10月12日,被外界视为万科“救火队长” 的辛杰,在失联23天后“被辞职”。10月13日,万科公告确认其辞职。万科对外给出的官方理由是 “个人原因”,还特别强调辛杰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,辞职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经营。

  但熟悉官方行事逻辑的人都清楚,这种级别的变动绝不会毫无预兆。辛杰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8月29日,其实官宣之前圈子里就有一些说法了。

  而就在今天,更重磅的消息传来。据多个媒体报道,万科前总裁祝九胜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
  从 “救火队长” 离任到前总裁被查,短短两天里万科的两次人事震荡,已经不是简单的 “管理层更迭” 所能概括。尤其是祝九胜的身份,更让这场风波牵扯出关于万科的一桩旧案,那封轰动行业的 “影子万科” 举报信。

  在普通购房者眼里,万科的口碑一直不错。房子质量过关,物业服务在行业里能排进前列,甚至不少业主会因为 “万科物业” 的标签选择买房。

  但在行业内部,万科管理层的 “精明” 早已不是秘密,甚至有些操作已经突破了商业伦理的边界。

  当时郁亮在万科秋季例会上喊出 “活下去”,这句话瞬间让整个房地产行业陷入恐慌。不少中小房企开始收缩战线,放缓拿地、降价促销,就怕踩进市场下行的坑。

  数据不会说谎。2019 年万科拿地金额 1500 亿元,2020 年涨到 2000 亿元,2021 年直接突破 2500 亿元,三年拿地总额超过 6000 亿元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土地储备里,一线%,剩下的全集中在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。这些地方的楼市流动性更差,风险更高。

  一边警告同行 “活下去”,一边自己闷头加杠杆,万科管理层的算盘打得太响。他们或许早就看透,“活下去” 不是提醒自己,而是用来吓唬竞争对手,趁机抢占市场份额。

  当时A股暴跌,万科股价从20元跌到12元,散户恐慌性抛售。就在这时,万科管理层高调宣布 “将动用 100 亿元回购股票”,消息一出,不少投资者以为万科会稳住股价,选择继续持有。

  可实际情况呢?万科最终只花了1.2亿元回购,就以 “市场条件变化” 为由停止操作。明眼人都能看明白,所谓的 “百亿回购” 不过是画饼,管理层根本不想真金白银护盘,而是想等股价跌得更低,再捡散户的带血筹码。

  宝能通过旗下公司疯狂扫货,短短几个月就买到 15% 的持股,直接成为万科第二大股东。这下万科管理层慌了,王石公开炮轰宝能是 “野蛮人”,说 “万科不欢迎这样的股东”。

  可宝能根本不吃这一套,继续增持,最高时持股接近 25%。那场股权之争后来闹得沸沸扬扬,最终以深圳地铁这位冤大头入主收场结束。这么些年,深圳地铁已经在万科身上花费了超过1000亿了,而且还远远看不到解套的曙光,你说他是不是冤大头?

  当时没人意识到,这场股权大战的背后,还藏着万科管理层更隐秘的操作,直到 2024年那封举报信曝光。

  2024 年初,烟台十家企业联名举报万科存在 “体外影子公司”,也就是外界所说的 “影子万科”。这封举报信里的内容,比当年的股权之争更让人震惊。

  举报信称,万科通过股权代持、关联公司嵌套等方式,在体外控制了上千家公司。这些公司表面上与万科没有任何关联,比如北京万鹏、红色崛起等,但只要穿透股权结构就能发现,实际控制人全是万科系的高管。

  这些影子公司的核心作用,就是充当 “影子银行”,给万科的合作方放高利贷。

  举报信里举了个具体的例子。唐山某项目中,万科要求合作方必须从其指定的影子公司借款。11亿元的本金,合作方最终要支付1.8亿元利息,综合融资成本接近 40%。这已经远超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上限。

  更离谱的是,这些放贷的钱,根本不是影子公司自己的资金,而是万科挪用的项目销售款。

  烟台有个项目,总销售额70亿元,万科总部直接划走50亿元,转到影子公司账户。然后影子公司再把这些钱以高利息贷给合作方,相当于用合作方的钱,给合作方放高利贷,利息则流进了万科高管的私人腰包。

  按照举报信的说法,万科高管按级别分配跟投额度,级别越高,能拿到的额度越多。他们会以“装修贷款”“购房贷款”的名义,从银行低息借钱。利率只有4%到6%,然后把这些钱投进影子公司,获取20%以上的回报率。

  如果项目赚钱,高管拿走大头收益;如果项目亏损,他们会先把自己的本金撤走,剩下的烂摊子留给普通员工和合作方。这种 “稳赚不赔” 的操作,本质上就是把风险转嫁给别人,把利益留给自己。

  甚至连车位、储藏室这些不起眼的资产,都成了高管洗钱的工具。烟台御龙山项目的车位,市价18万元一个,但万科以7.6万元的低价,抵给第三方公司。第三方公司再按市价卖出,中间的差价,就以“服务费”“咨询费” 的名义,分给万科高管。

  还有精装修的猫腻。万科对外宣传 “3400 元 / 平米精装修标准”,但实际交付时,装修成本连 1000 元 / 平米都不到。虚增的 2400 元 / 平米成本,最终变成了账外资金,流向了影子公司。

  面对这些指控,万科在 2024 年召开了专场发布会。郁亮、祝九胜等核心管理层全部出席,逐条反驳举报内容。他们说 “管理层没有谋取私利”,说 “跟投制度是公平的”,还说 “资金挪用是合作协议里约定好的,税务稽查没查出主观故意”。

  但这些辩解,在细节面前显得格外苍白。当时就有行业人士在评论区留言:“如果真的没问题,为什么不敢公开影子公司的股权结构?为什么不敢公示跟投资金的流向?”

  现在再回头看,祝九胜被查,或许早有伏笔。而辛杰的突然离任,更让这场风波添了几分耐人寻味的色彩。

  在深圳金融和房地产圈子里,祝九胜有个响当当的昵称“九哥”。早年能跟 “九哥” 搭上关系,在圈子里足够吹嘘很久。这个昵称的分量,源自他深耕多年的行业资源,更来自他从银行到房企的特殊履历。

  祝九胜的职业生涯起步于建设银行。1993 年到 2012 年,他在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任职近 20 年,长期负责信贷业务审批。万科早年的很多开发贷,都是经他手审批通过的。也正因如此,他跟万科很早就建立了深厚的业务关系,甚至万科当时的财务负责人,都与他私交甚笃。这种 “银行高管 + 大客户” 的紧密联系,为他后来的职业转折埋下了伏笔。

  2012 年,在万科高层的极力邀请下,祝九胜离开建行加入万科,直接出任高级副总裁。进了万科后,他分管的全是核心领域 —— 财务、合伙人投资平台、投融资。

  毫不夸张地说,他就是万科 “钱袋子” 的掌管者。而他超强的融资能力,在后来的 “宝万大战” 里成了关键。2015年宝能强势举牌时,正是祝九胜牵头协调资金、搭建融资渠道,帮万科稳住了阵脚。2018年1月,“宝万大战” 落幕,祝九胜也顺势登顶,升任万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。

  2017 年他曾短暂从万科上市体系离职,理由是 “规避关联交易”。但举报信称,他离职后并没有脱离万科,而是以 “第三方顾问” 的身份,继续操控影子公司,甚至把深圳地铁旗下的合作基金也拉了进来,形成了一个覆盖资本、项目、资金的利益网络。

  这个网络有多庞大?没人知道具体数字,但从举报信提到的 “上千家影子公司”“百亿级资金挪用” 来看,规模绝不会小。

  其实今年1月,市场就曾传出祝九胜 “被公安机关带走” 的消息。当时他通过朋友圈转发推广链接间接回应,万科则表示 “正在核实”。但没过多久,他就以 “身体原因” 辞去万科所有职务,此后圈子里便极少听到他的消息。

  除了上述举报信涉及的故事外,对于本次祝九胜被查,圈内还有别的说法:一说是牵涉田惠宇,在建行时,祝九胜的上司是田惠宇,两人共事近4年;二是可能与“旋转门腐败”有关,祝九胜长期负责万科的信贷审批,后直接跳槽去万科担任要职,中间是否牵涉一些隐秘,难免不让人多想。

  当然,在官方没有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之前,我们不能仅凭举报信或一些推测就下定论。

  但辛杰 “因个人原因” 辞职与祝九胜今日被查接连发生,已经超出了 “巧合” 的范畴。在房地产行业监管不断收紧的背景下,万科作为头部房企,其管理层的问题可能不仅是个体行为,甚至可能牵扯出行业性的潜规则。

  当年喊着 “活下去” 的万科,如今或许要先解决内部的问题,才能真正 “活下去”。

  祝九胜被查之后,会不会有更多内幕被揭开?辛杰的突然离任是否与影子公司的调查有关?影子公司的资金流向最终会指向哪里?这些问题的答案,或许要等官方调查结果公布后才能知晓。

  对举报信感兴趣的老铁们,还是老规矩,关注公号“资本董事局”后私信“举报信”获取。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 传真:+86-123-4567 QQ:1234567890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星空体育-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- 星空体育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